隨著我國各地休漁期陸續(xù)結束,各個港口又開始投入繁忙之中,除了近來備受關注的鮮活梭子蟹大量上市之外,立秋過后更加肥美的海蝦同樣也將為人們的餐桌增添一番風味。有所不同的是海蝦多經烘干后上市,
烘干機械代替?zhèn)鹘y(tǒng)烘干不僅將提升生產效率,面向不同需求的干燥程度可控還將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螃蟹、帶魚、黃花魚、螺類、蝦類等海產在捕撈和人工挑選后新鮮觸達消費市場,或為人們帶來一場豐富的海鮮盛宴,尤其是隨著大量海鮮同期上市,價格有所降低之下正是大飽口福的好時機。不過,近日上新的鮮活海產中似乎尤以蟹類名聲更盛,蝦類身影倒是不太常見,這又是為什么呢?
蝦類養(yǎng)殖方式同樣,從海中捕撈的蝦即為海蝦,也稱紅蝦、赤蝦、大青蝦等,種類繁多。因海蝦味甘、咸,性微溫,又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營養(yǎng)成分,不僅鮮美可食用,向來也可用來做食膳或是藥材。誠然,休漁期后也是海蝦的捕撈季,只是相對于個頭較小的河蝦而言,海蝦個頭普遍更大、肉質豐滿松軟,但咸味、腥味對于非沿海地區(qū)的消費者可能會感到更重一些,且同樣的價格下海蝦數(shù)量相對更少,人們往往也就更傾向于選擇河蝦。
因而,這一時節(jié)的海蝦也有不少以鮮活形態(tài)上市,不過一部分則會投入深加工中制作烘蝦,以作零食,或是煮湯、炒菜之用。據了解,在寧波一帶就有傳統(tǒng)的古法瓦缸烘蝦,新鮮活蝦經清洗、煮制、對蝦、烘烤、攤晾后,即可得到色澤金黃、酥脆鮮甜、香味撲鼻的烘蝦。其中,據說對蝦這一工序是挑選兩個個頭相當?shù)暮Nr拼成一組蝦,以便后續(xù)烘干時不會被蝦扎手,且成對出售也符合人們對于雙數(shù)美好寓意的認可,因而烘蝦銷售時也稱為對蝦。
不過雖說對蝦工序被認為是烘蝦加工中較為繁雜的一步,但現(xiàn)階段似乎尚未有更好的“機器代人”解決方案,這也需要在技術進步中繼續(xù)探索。相較而言,隨著如今自動化的海蝦烘干機械出現(xiàn),傳統(tǒng)瓦崗炭火烘烤形式的轉變或將為烘蝦制作帶來助力,促進生產效率與成品品質的提升。
據悉,海蝦具有較強的溫度耐受力,傳統(tǒng)的炭火烘干一般要進行48小時才能達到干制效果,而且烘干過程中的溫度、火候需要適時調整,否則易導致海蝦烤焦或是低溫下變臭,這就對生產者經驗有著較高要求。伴隨著海蝦熱泵烘干機投入使用,智能控制系統(tǒng)下的烘干溫度、濕度與成品含水量可以實現(xiàn)更為精準的控制,對蒸熟后的海蝦進行大火轉小火的不同階段烤制并帶來均勻受熱,基本四小時左右就能完成烘干,較好的壓縮了生產時間,得到的成品烘蝦還有光澤感佳、肉質豐滿、自然鮮香、形態(tài)完整等優(yōu)勢。同時,烘干設備還可根據不同海蝦種類和烘干需求進行參數(shù)調節(jié),以滿足多樣化的生產需求。
傳統(tǒng)炭火烘干向新型烘干機械的優(yōu)化升級是近年來食品加工中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也是產業(yè)提檔升級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烘蝦一類整體制作工藝仍相對較為繁瑣的食品,適當?shù)丶铀僖恍┉h(huán)節(jié)的“機器代人”,也將更好的促進效率、品質齊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