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棕櫚油,大家或許會稍感陌生,不過經過精煉分提后的棕櫚油可在餐飲業(yè)、食品工業(yè)和油脂化工業(yè)中廣泛使用且質優(yōu)價廉的屬性,使其備受規(guī)模性產業(yè)的青睞。為滿足棕櫚油生產需求,近年來我國積極通過拓展海外種植為國內市場提供充足的油料供應,相應的棕櫚油精煉加工配套企業(yè)也迎來發(fā)展機遇。
棕櫚油是以油棕樹的果實棕櫚果為原料壓榨得到,與大豆油、菜籽油被并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雖說棕櫚油并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直接用于烹飪中,但油棕一年四季都會開花結果且具有較高的出油率,得到的棕櫚油還含有均衡的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酯含量等,都使其成為我國乃至全世界油脂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說,每公頃油棕的平均產油量可以達到4噸,是同面積大豆油產量的八倍,而棕櫚油總產量更是占到世界油脂的三成左右。
對此,想必也有不少人會好奇大產量卻又并不常見的棕櫚油主要有哪些用途呢?實際上,棕櫚果果肉中的含油量高達45%-50%,通過水煮、碾碎以及棕櫚果榨油機加工,再經精煉分提后往往能夠進一步得到58度、52度、33度、24度等熔點不同的成品油。其中,58度棕櫚油可用于生產各種皂類、生物柴油、潤滑劑、造紙助劑等;熔點不超過24℃-33℃的精煉棕櫚油則可用于食品行業(yè),成為起酥油、人造奶油、氫化棕櫚油、煎炸油脂等食品的重要生產原料。此外在化妝品等行業(yè)用品中也能常見棕櫚油身影。
總的來看,棕櫚油用途廣泛為其奠定了開發(fā)利用的大好市場,隨著近年來其作為生物燃料的用途被挖掘,也為棕櫚油產業(yè)發(fā)展帶來新增長點,期貨油價更是一路走高。但就我國而言,作為世界第二大棕櫚油消費國,現今棕櫚油仍依賴于進口,棕櫚油自給率和糧油保障并不樂觀,對此近年來我國也加強油棕品種選擇、種苗繁育、高效栽培等技術的研發(fā),并通過助力企業(yè)“走出去”,在海外擴大種植規(guī)模等舉措,保障棕櫚油油料供給。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后續(xù)我國油棕種植規(guī)模不斷擴大,不僅有利于促使我國在國際棕櫚油定價中擁有一定話語權,油料供應更充足后也將對產業(yè)加工端提出更高的要求,產業(yè)發(fā)展的機遇正在路上。據了解,棕櫚油壓榨環(huán)節(jié)需要用到專用的棕櫚果榨油機,以單螺旋、雙螺旋棕櫚果榨油機的設備可以滿足每小時500千克、1噸、5噸等不同產能的加工需求,后者還配置有液壓控制系統(tǒng),有助于提升榨油效率,降低殘油率,同時棕櫚油精煉設備、分提設備也已形成,相應的棕櫚油加工企業(yè)可以按需選擇。
棕櫚油在我國是僅次于大豆油、菜籽油的另一大類植物油,保障其供給對于我國糧油安全有著重要意義。隨著我國棕櫚油產業(yè)“走出去”,規(guī)模化種植下批量化生產或將成為可能,匹配相應的加工設備提升制油水平在未來發(fā)展中也有搶占發(fā)展高地的先決優(yōu)勢。
我要評論